EAM·青策计划|新绎美术馆青策计划第一阶段入围公示
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 | “青年策展人”计划是新绎美术馆2024年推出的年度展览项目,该项目面向40周岁以下的国际策展人公开征集展览方案,邀请专家评委进行评选,并为获奖方案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使其可以正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青年策展人”计划意在发掘当代艺术中有潜力的青年策展人,推动年轻策展人、艺术家和学者群体之间的互动,保持对于中国和全球当代艺术前沿话题的敏感度。通过提供极其开放性和实验性的空间,推动青年策展人的学术思考和思想创新。
自2024年5月“青年策展人”计划正式开始征集策展方案以来,到投稿截止日期为止,美术馆共计收到全球青年策展人投稿60余份,经过初步筛选,29份展览方案将会参与专家评委的评审环节,最终获奖及可以得到呈现的方案也将从中产生。通过这些方案,我们能够看到青年策展人对当代艺术发展主题与趋势的把握,以及对于当今社会诸多热点话题的敏锐觉察和深入思考。
在青年策展人的支持和协助下,我们共同梳理了他们数十万字的策展方案。本公众号将分上下两期对参与评选的29份策展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展现每一位青年策展人的努力与思考。
注:以下介绍按照投稿时间顺序排列,不代表最终排名
01
班味剧场:如何更好地工作
策展人:张嘉伟
展览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劳动/工作的关系,试图通过摄影、影像、游戏等媒介,探索八十年代以来不同产业的工作动机和模式。展览的设计围绕“剧场”展开,在观展过程中,观众将接受艺术家的指令,完成真实的任务或虚构的扮演,加入到这场剧目之中。
02
借银灯
策展人:李嘉文
本次展览借用张爱玲的散文作品《借银灯》之名,意在点亮一盏水银灯,聚焦中国本土文化、思维、价值和知识体系,重新审视本土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03
距离的新秩序
策展人:张寺旸
展览基于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观察,将Edward T. Hall的空间行为学理论引入当代艺术的范畴进行思考,聚焦于当代社会环境,试图探索空间关系的复杂性,如疫情后生活、人工智能发展和社会政治变迁。展览将以“禁止和静止”为题展示固定物理距离,以“松动与流动”为题展示可协商的距离。
04
雾海夜航
策展人:印帅
展览灵感来源于导演石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同名影片,“雾海”代表着当下全球所处的充满极端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雾海夜航”是对现实、对未来的不安感、紧迫感和应对方式。展览计划呈现在全球不同文化、社会语境之下,艺术家通过创作所揭露的隐藏于内部现实与系统现实下的冲突。
05
留白
策展人:唐小青、费尔南达·冈萨雷斯、王文婷
策展计划结合传统文化中“留白”的理念和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心理空间”理论,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表现,向观众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研究如何帮助处于繁忙生活节奏的人们,在观展过程中寻找到一种即时的自我空间,与艺术品产生连接,从而使长远的自我思考空间萌芽。
06
W.拟像仓库—消费社会解码
策展人:WHY行人
(伍家捷、黄韵竹、虞文曦)
展览“W.拟像仓库”关注消费社会中的虚假满足问题,试图构建现代社会的多维镜像,再现消费社会景观。展览将通过“NO.1 躯体经济”和“NO.2 感知祛魅”两个板块,引导观众从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反思作为消费者和被消费者的双重身份。
07
人造太阳下的田野
策展人:向琦、王亚伟
托卡马克之父列夫·阿齐莫维奇(Lev Artsimovich)曾说过“当整个社会都需要的时候,聚变就会实现。”《人造太阳下的田野》的艺术家们作为社会的镜像,和科学家都遵循着共同的路径:从探索、研究、生产、交付并与公众分享。现在无数科学家们在都在“造太阳” (可控核聚变),这将彻底解决终极能源问题。艺术家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新的视角,对一系列资源利用的未来展开想象,并邀请每一个人成为地球未来叙事的共同作者。
08
学做工:在工厂,集体性艺术实践
策展人:吕东昆、陈伶俐
“学做工:在工厂,集体性艺术实践”源自于策展人对如何进行集体性艺术实践的持续思考,并以车间工人的生产协作为灵感。展览以“车间”的形式分为“身体作为媒介”“材料性价值生产”“全球离散 世界工厂”三个不同的版块,通过一系列作品探讨了不同语境下工人劳动实践的种种价值与特性。
09
归去来兮
策展人:lulumean studio
(张鹿鸣、廖颖怡、贺旺林)
展览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灵感,策展人选取了许多具有跨地域和跨文化学习、创作背景的艺术家以及相关作品,试图展现这一艺术家群体如何以自身原生的艺术特性与周遭新的文化环境进行碰撞、交流,从而实现对自我身份的探索。
10
今夕是何年
策展人:曾雨阳、张秋童
缘起百年前的“中国文艺复兴”,“今夕是何年”聚焦扮演“造园师”与“造境师”的青年艺术家之于历史的跨文化征引。展览从以文化传统的顺应与嬗变作为方法的“今日”,迈入景观社会中技术媒介积聚的“明日”,再至“后-今日”以未来为导向的“去中心化”省思中,试图找寻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身份和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11
热寂余温:麦克斯韦妖星与掌舵人
策展人:高艺炜、徐楚蒙
“热寂余温:麦克斯韦妖星与掌舵人”将围绕虚构星球“麦克斯韦妖星”的能量流动展开,通过塑造同样一个绝对理想的系统,即一个零熵星球,借其上地表特征与生命活动来讨论不同维度的秩序,以及信息传递与系统中规律分布的关系。
12
成为怪体
策展人:李汉威、缪子衿
群展“成为怪体”聚集了出生于1980-90年代的亚洲(亚裔)艺术家,旨在通过探索人类、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能源、技术及生态之间的交互关系,重新构想人类与技术的联系。“怪体”作为一种形同幽灵的未知概念,随着本土文化与社会政治现状加速发展,成为可量化的、被追踪的媒介。
13
从市井进入的艺术加密系统
策展人:大白话策展组
(张梦婷、董皎皎)
策展人认为当代艺术及其理论经常使观众难以理解,因此借用菜市场这一平易近人的生活场景,将作品按照其特质归类至“水果区”、“肉类区”、“熟食区”等展览板块进行陈列,试图通过二者的融合达到移情的效果,使观众能够在其中找到熟悉的生活气息,与展览构建直接的沟通。
14
充电指南
策展人:郑竹韵、张倩媛
以“搭子文化”、“孤独经济”等为特征的弱联系社交模式成为当代生活的一个趋势。城市化、数字化、注意力经济、“内卷”、个人主义,以及基于人格特质的社交选择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原子化,加剧了个体之间的疏离感。展览“充电指南”旨在通过当代艺术重新审视个体与集体的边界,并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探索可能的替代性社交模式,同时也希望在快节奏的城市日常和高强度的社交生活中,为需要之人建造一座可及的“充电站”。
15
疼痛部
策展人:张宗希
展览“疼痛部”的灵感来源于荷兰籍前南斯拉夫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的同名小说,展览方案聚焦与物理和精神上的“疼痛”相关的作品。展览将分为三个单元探讨“代际”、“身体”、“他者”与“故地”的相关问题,展现艺术应对创伤与伤痛的方式。
16
异质弥散:等待解码的频率
策展人:马秋子、张艺
展览源自于当代“物质转向”中的媒介物质理论,关注作为媒介的电磁波,并改写了Benjamin Bratton的The Stack“堆栈”语义——地球正在发展一种行星规模的计算技术结构:一个由传感器、卫星、电缆、通信协议和软件组成的垂直空间,其间布满了逃逸的带电粒子、待解码的信息、端口间的协议、放射性的尘埃……而这些不可见的频率就像是透明的迷雾,悬浮在物质世界周遭,沉积着有机与无机的,自然与非人类的政治。
展览以无线电波串联起六个循环叙事结构,尝试透过一系列围绕技术媒介或掩盖在垂直电场磁场间振荡的数据能量,将注意力牵引向那些技术区间外的逃逸叙事。
17
冯捲雪:在2084我歌唱这些
策展人:顾雪薇
本次展览是为中国香港的跨媒介艺术家冯捲雪策划的个展,将呈现其持续 10 年的作品《宝绿达》(Polluta),并以包括“宝绿达”的歌曲和艺术家的声音在内的五段音频为线索串联起冯捲雪想象中的 2084 的生态乌托邦世界。
18
保联
策展人:陈子涵、王佳怡
展览“Hold on Hold”始于艺术家Daisuke Kosugi创作于2019年的同名作品——身体在标准化空间和人造物的支持下反复练习、扭曲,暗示现代生活中维持身心平衡的艰难尝试。展览邀请观众进行参与式实践(上手),与物建立连接,在身体与物的互动(“保”与“联”)中,跨越人物边界,重建对客体的认知。
19
直立的人 返航时我们不必起身
策展人:韩佳彤、刘则芊、解清扬
展览旨在探讨人类进化、直立行走与现代文明的关系。通过螺旋上升的动线,展览表面上模拟了人类一路走来的轨迹,从海陆空中汲取灵感的艺术作品则反思并想象了另一种后人类生存和思维的可能性:回到非功能性的水平状态。从“洄游”至人类起源的海洋,“返璞”于洞穴回归生命内部,再到“迷津”宇宙时寻找自身,艺术消解了功利性的目的,还原了身体的水平状态,进而引发思想层面的平视与内观。在这返航的过程中,我们流浪着栖居,与自然同频共振。
20
边域,我⽣来的花园
策展人:韩淏
展览围绕着“副作用小组”成员的创作展开,聚焦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对灾难的警戒,以富有哲学性、历史回应性的作品构成引发共鸣的作品组。策展人认为这是在信息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人类共同生存议题的天然关注,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现状。
21
我与我们同等重要:一种无界的圆融
策展人:黎珺如
本展览由“残缺与完整”、“原形与变形”、“未知与幻像”三个板块组成,分别结合身体、时间、空间为内在概念元素展开。展览作品汇聚多种不同媒介类型作为表现载体,表达对个体在身体、自身作为主体以及不同时间、空间中的“我”与“我们”的观点和感受。并一同将场内的人、物、情景串联成为一个立体的实验场,观察人、物、环境呈现为“我”的载体时,与彼此之间作为“我们”相处的关系变化。
22
以散射的月光弥补缺失的海岸
策展人:贺飞、张沅
设计:吴书玮
本展览由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引入,试图通过当代艺术叙事探寻现实及潜在可能性之间的张力,以及其是如何塑造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个体的自我认知。策展人希望通过展览引发观众对存在的多样性及时间非线性的质疑与深思,通过传统认识论话语触发对当代批评哲学的可能性,探寻可能的自我存在形态,审视并重构个体的位置和意义。
23
屋里屋外·日常物的艺术
策展人:潘翼天、马丹艺、项嘉辉
展览关注当代艺术中将日常物艺术化的创作现象,并选取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相关作品,将其按照处理日常物品的方式进行分类和展示。展览试图探讨材料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关注的个人性和社会性,深入对审美感性的研究,并引导观众感知当代艺术,欣赏日常生活之美。
24
采风原上:口述叙事长诗的物证
策展人:ART CONTAINER (王楠、郑淏文)
展览空间转变为散落遗迹的原野,聚焦作品的事件性转向,以物证和档案,呈现其发生后的现场,邀请观众进入寻幽或朝圣的场域,采诗观风、探知前路。这些研究创作项目产生于特定时空,在文化同化趋势下,采地域之“风”,赋时事之“讽”。展览从与观众的共同采集出发,以回溯的行为再启事件的开篇,构建具有问题意识的话语空间与档案语境。
25
凼凼转——当童谣成为地方隐喻
策展人:团团转小组(金雯、李文慧、洪慧敏)
展览借助丰富的视觉语言为广府童谣作序,再现童谣中“社会”与“个人”的多元联结。当方言童谣成为地方的代表性隐喻,意味着跳出传统的宏观叙事框架,以“微叙事”书写当下现场与具身体验,进而引导个体与地方间关系的联想与思考。
26
记忆为“核”——千禧一代的“怀旧技术”与“技术怀旧”
策展人:张业鸿、林鹭琪、高宇
展览关注当下“千禧一代”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怀旧情绪以及其衍生出的文化现象,将自身制作为一个时空机器,展示与“阈限空间”、“Y2K”、“梦核”等怀旧题材相关的艺术作品,以空间为媒、以记忆为核、以情感为链,让三者不停扭结与叠加,呈现这些怀旧美学审美表象下的文化症候,以及失语的未来与乌托邦的“回溯性”拯救。
27
第二次昏睡
策展人:刘芳菲、孙辽
倦怠是这个时代的发明。从上世纪的无疲劳乌托邦,工人化身高效机器的幻想持续演进至今,数字资本引诱用户沉迷于过多、持续的决定,直到在数据流中彻底忘却自身。
《第二次昏睡》关注更广阔社会语境下的这一回避姿态,以及它何以成为了一种道德与责任意义上的双重放弃。展场将呈现摆荡在两种体力极限之间的拉锯,将睡眠作为一种货币。邀请10位艺术家分别以“失序的注意力”、“限量睡眠”与“永恒加载…”作为回应,试图揭示数字时代选择权力的谎言。昏睡时,线上的你还记得如何醒来吗?
28
废墟上的涟漪——自然、算力与感官体
策展人:田翼、张靖羚、张扬
展览深入探讨了当代社会中自然、技术和人类感官体验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个由科技驱动并追求资本效益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短视频、电子游戏和旅游广告等数字媒介来体验自然,反映了二者之间日益疏离的现实。展览以“涟漪”的形态作为展览的空间布局,借用这一隐喻探讨了数字媒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侵入。
29
郊野公园与行道树
策展人:崔雁新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然而郊野公园和行道树作为两种重要的城市绿色空间形式,在缓解城市压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次展览以“郊野公园与行道树”为主题,将结合人与自然的讨论、个体与群体的对抗、环境设计学、自然生态、心理学等研究逐步挖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