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
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于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5月7日在位于京津冀区域中心地带的廊坊市举办。本届双年展由新绎美术馆主办,由国际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担任总策展人。策展研究团队由沓名美和、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畠中実、沈奇岚等学者组成。
首届双年展以“多元未来——人类新愿景”为主题,深入探讨当代艺术的本质和人类创造力的无限边界,从而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面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多元挑战。
展览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聚焦“声音”这一特殊的非物质材料,第二章关注边界之上的创造力,第三章思考环境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第四章着重探索后人类的世界。
本届双年展汇聚了近百位艺术家(小组)的精彩作品,将会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盛事之一。
关于策展人
新绎美术馆有幸邀请到国际资深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学者南条史生先生担任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盛会。
他在2006年-2019年间担任东京森美术馆馆长,并将其打造成亚洲乃至全球的当代艺术重镇。南条先生有着丰富的双年展和三年展策划经验,他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负责人、台北双年展总策展人、悉尼双年展联合策划人、横滨三年展联合策划人、以及新加坡双年展的艺术总监。对于此类大型展览项目,南条史生有着成熟并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工作理念:“双年展并没有一定模式,每个都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举办的双年展,每一届仍可不同。我要的双年展应该既有本土性又有国际色彩,而且从亚洲的视角出发。
关于展览单元
本届双年展将展示并探索当今不断变化的艺术情境,并分为无垠声境、边界之上、明日地脉、后人类世四个章节进行展示。
①无垠声境
第一章聚焦于以“声音”为表现媒介的艺术作品。从20世纪中叶开始,声音已被普遍当作视觉艺术的创作材料。在战后的表演艺术中,声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特别是约翰·凯奇(John Cage)的一系列声音作品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著名的《4分33秒》钢琴作品以完全无声而闻名,展示了声音艺术表达的极限。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 克莱芒·科吉托尔(Clément Cogitore)
● 约翰·凯奇(John Cage)
● 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
● 和田永
(Ei Wada ELECTRONICOS FANTASTICOS! )
● 江原宽人(evala)
● 比尔·丰塔纳(Bill Fontana)
● 金守子(Kimsooja)
● 汉斯·彼得·库恩(Hans Peter Kuhn)
● 河原温(On Kawara)
● 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
● 克里斯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
● 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
● 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
● 托马斯·马德(Thomas Mader)
● 卡斯滕·尼科莱+克雷斯纳·布拉斯科
(Carsten Nicolai + Krsn Brasko)
● 莫塔兹·纳塞尔(Moataz Nasr)
● 阮纯诗(Nguyen Trinh Thi)
● 乔·纳米(Joe Namy)
● 邱宇(Qiu Yu)
● 任莉莉(Li Li Ren)
● 坂本龙一+真锅大度
(Ryuichi Sakamoto+Daito Manabe)
●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
● 奥拉·萨兹(Aura Satz)
● 安妮·勒·特罗特(Anne Le Trote)
● 谢雨帆++殷子遷+吴薇+梅人:尔文·刘易斯
(Xie Yufan+YinZiqiant Wu Wei+Melvin Lews)
● 于伯公(Yu Bogong)
● 赵仁辉(Robert Zhao Renhui)
②边界之上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也往往跨越边界、与不同领域融合,孕育出全新的视角——不同领域的对话和碰撞能够激发出新的灵感,为我们揭示未知的世界。艺术与时尚、建筑、摄影、设计、哲学、音乐、味觉、触觉等领域相互交融,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叙事。展览的第二章即着眼于发生在“边界”上的创造性活动。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 赵与林(Chow and Lin)
● 玛丽亚·哈萨比(Maria Hassabi)
● 刘佳玉(Jiayu Liu)
● 艾米·卡丽(Amy Karle)
● 金优珍(KIM Woojin)
● 弗朗索瓦·罗什(Francois Roche)
● 安托万·罗吉尔(Antoine Roegiers)
● 青山周平(Aoyama Shuhei)
● 佩特拉·施敏(Petra Szemán)
● 施政(Shi Zheng)
● 帕特里克·特雷赛特(Patrick Tresset)
● 徐震(Xu Zhen)
● 郑达(Zheng Da)
③ 明日地脉
第三章将深入探讨当下创造力与全球性议题之间的紧密关联,尤其聚焦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以及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在艺术领域,许多作品通过使用废旧材料来警示环境危机,通过关注濒危物种唤起公众意识,通过艺术创作预示地球环境的未来。艺术与其他领域的交融也带来了新的视角——使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创作,不仅展现了艺术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也激发了观众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 苏珊娜·艾盖雅(Susanne Allgaier)
● 雷菲克·阿纳多尔(Refik Anadol)
● 扎多克·本-大卫(Zadok Ben-David)
● 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
● 纠缠的他者((Entangled Others)
/费莱肯·麦考密克和索非亚·克雷斯波
/Feileacan K. McCormick & Sofia Crespo)
● 卢克·杰拉姆(Luke Jerram)
● 穆罕默德·卡泽姆(Mohammed Kazem)
● 龙盼(Long Pan)
● 刘建华(Liu Jianhua)
● 林嵐(Jaffa Lam)
● 法布里齐奥·普莱西(Fabrizio Plessi)
● 艾伦·桑菲斯特(Alan Sonfist)
● 施政(Shi Zheng)
● 本·库伦·威廉姆斯(Ben Cullen Williams)
● 杨沛铿(Trevor Yeung)
● 向京(Xiang Jing)
④ 后人类世
最后一章将介绍艺术描绘的未来,将展示各种现实和世界观。未来人类的许多方面可能会因科学技术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 阿莱·古泽蒂(Ale Guzzetti)
● 曹斐(Cao Fei)
● 曹舒怡(Cao Shuyi)
● 萨洛梅 · 夏特里奥(Salomé Chatriot)
● 卡罗琳·利布尔+尼古拉斯·施密德-普法勒
(Carolin Liebl + Nikolas Schmid-Pfähler)
● 迪姆特·斯特雷贝(Diemut Strebe)
● 何晋渭(He Jinwei)
● 黄永砯+沈远
(Huang Yongping +Shen Yuan)
● 佩卡·伊索拉蒂亚和泰亚·伊索拉蒂亚
(PEKKA & TEIJA ISORÄTTYÄ)
● 贾蔼力(Jia Aili)
● 艾米·卡丽(Amy Karle)
● 李姝睿(Li Shurui)
● 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
● 缪晓春(Miao Xiaochun)
● 帕翠西亚·皮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
● 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
● 池村玲子(Leiko Ikemura)
● 刘韡(Liu Wei)
● 池田亮司(Ryoji Ikeda)
● 山内祥太(Shota Yamauchi)
● 施政(Shi Zheng)
● 隋建国(Sui Jianguo)
● 宋冬+尹秀珍(Song Dong+Yin Xiuzhen)
● 徐冰(Xu Bing)
● 武子杨+蒙胜宇
(Wu Ziyang+Meng Shengyu)
● 杨泳梁(Yang Yongliang)
● 叶凌翰(Ye Linghan)
● 展望(Zhan Wang)